參考消息網2月21日報道?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2月18日發(fā)表題為《美國寒潮加劇芯片短缺》的報道稱,美國的北極寒流現在正沖擊著半導體行業(yè)的敏感點。在受寒潮沖擊最嚴重的得克薩斯州,當地能源供應部門不得不要求奧斯汀的所有芯片制造商暫停生產,以便余出足夠電力供給衛(wèi)生部門。全文摘編如下:
車企最大供應商之一的荷蘭恩智浦半導體公司停運了兩家在奧斯汀的工廠。世界第二大半導體制造商韓國三星以及另一家企業(yè)德國英飛凌同樣暫停了生產。
限制生產的時間點不能更差了:全球半導體市場形勢緊張,娛樂和汽車行業(yè)的芯片需求在去年年底大幅增長。封鎖措施和居家辦公將筆記本電腦銷量推至10年來的最高水平,從電視到空氣凈化器等家用電器的需求也顯著提高。囤積芯片變得流行起來。尤其因為美國的制裁,企業(yè)已經開始進行此前并未如此普遍的囤積。許多汽車制造商抱怨遇到了供應問題。
一般情況下,得克薩斯州的工廠一周七天不停運營。雖然美國生產的半導體遠遠少于中國臺灣地區(qū)和韓國的大廠,但由于亞洲供應的產品越來越難以滿足世界市場的需求,美國工廠的重要性也在增加。恩智浦公司已向其客戶發(fā)出“供應緊缺”的警告。三星則表示尚無重啟生產的時間表。英國《金融時報》寫道,這種高度復雜的生產即使只是短期中斷,也會讓企業(yè)蒙受巨額損失。
該報引用美國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咨詢公司一名專家的話說,美國工廠停運“毫無疑問將對已經很嚴重的芯片短缺造成影響”。由于元件短缺,大眾、福特和豐田等大型車企已經減產。戴姆勒也表示遇到了供應短缺的問題,它在發(fā)布年度財報時說,尤其2021年前幾個月的業(yè)務會受到損失。但該公司說,它目前認為損失的產量到年底時會被補上。
英國埃信華邁公司的專家估計,第一季度將有100萬輛汽車推遲生產,由此可能導致汽車行業(yè)失去610億美元的銷售額。對規(guī)模更大的電子產品行業(yè)而言,芯片短缺的影響還將更顯著。從手機到游戲機,處處都需要半導體。估計芯片短缺或將造成電子產品價格上漲。
維護福特、通用和斯特蘭蒂斯公司利益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主席馬特·布蘭特解釋說,供應困難將是“上半年的一個問題”。
但是,各國政府還在尋求另一種解決方案。拜登希望美國工業(yè)降低對他國半導體制造商的依賴。這也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宣布的目標,他們于2020年12月已就加速建設歐洲芯片產業(yè)達成一致。
【延伸閱讀】美媒:拜登承諾解決芯片短缺問題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道?據彭博新聞社網站2月12日報道,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說,拜登政府正在努力解決導致美國汽車等行業(yè)停產的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
普薩基周四在白宮對記者說,政府正在找出供應鏈中的瓶頸,并與企業(yè)和貿易伙伴討論直接的解決辦法。從更長期來看,決策者正在尋找一種全面戰(zhàn)略,以解決半導體行業(yè)多年來一直面臨的瓶頸和其他問題。
報道稱,預計美國總統拜登將簽署一項行政令,指示政府各部門在未來幾周對重要商品進行供應鏈審查,而芯片短缺是這一調查背后的主要關切。
兩位知情人士說,這一命令將迫使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和國家安全委員會進行為期100天的審議,重點關注的是半導體制造和先進封裝、關鍵性礦物、醫(yī)療用品以及像電動汽車使用的那種大容量電池等。
其他供應鏈評估預計將在一年內完成,重點是核心產品——材料、技術和基礎設施——以及與國防、公共衛(wèi)生、電信、能源和交通相關的其他材料。
周四,包括英特爾、高通和超威半導體公司在內的芯片企業(yè)的首席執(zhí)行官們致信拜登總統,敦促他支持國內生產,阻止美國在創(chuàng)新方面失去優(yōu)勢。
報道稱,這些高管都是美國半導體工業(yè)協會的董事會成員,他們要求拜登在其復蘇和基礎設施計劃中,“以贈款或者稅收抵免的形式,為激勵半導體制造業(yè)提供大量資金”。
包括英特爾的鮑勃·斯旺、高通的史蒂夫·莫倫科普夫和超威半導體公司的蘇姿豐在內的21位首席執(zhí)行官在這封信上簽了名。信中強調,美國在全球芯片制造業(yè)中所占份額已經從1990年的37%下降到12%。
報道稱,美國企業(yè)主要將生產外包給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和韓國三星電子公司。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在一份聲明中說,它正與拜登政府、國會、供應商和包括通用汽車在內的汽車制造商一道尋求解決汽車行業(yè)芯片短缺的問題。通用汽車本周宣布,它將延長三個工廠的臨時關閉時間。
該工會說,這一短缺表明美國國內需要增加關鍵零部件的產量。
該工會說:“在我們尋求這個迫在眉睫問題的短期解決方案的同時,我們還呼吁拜登政府和國會提出貿易和政策解決方案,以確保已經外包的先進技術回流美國并由汽車工人聯合會的工人在美國生產?!?/span>
【延伸閱讀】外媒:美國對華芯片封鎖擾亂全球供應鏈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道?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網站12月28日發(fā)表題為《剩下的都是艱難抉擇》的文章稱,在任期僅剩幾周之際,特朗普不僅正為美國出口帶來痛苦,而且正違反國際貿易規(guī)則,損害自由市場、公平競爭和美國盟友的國家利益,并敗光美國在國際上所剩無幾的信譽。全文摘編如下:
半導體是為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生產集成電路或芯片所用的高科技支柱,按價值計算,它是中國進口最多的產品。
多年來,中國一直試圖通過由創(chuàng)新驅動的發(fā)展和大量由國家主導的政策來擺脫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依賴。
因此,當美國鷹派把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并令其無法從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購買十分重要的芯片時,中國著手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并加快技術獨立步伐。
中國共產黨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把創(chuàng)新作為在核心技術上取得進展的一項關鍵推動力,這些核心技術很可能包括生產最好的半導體。中國聚焦于科技,希望其為國家發(fā)展提供戰(zhàn)略支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警告說,限制臺灣地區(qū)和韓國的主要半導體制造商使用美國的工具為華為生產任何產品,反而會威脅到美國這兩個盟友的主權,并設置危險的單邊主義優(yōu)先選項。
在一個高度關聯的世界,半導體行業(yè)是一項全球性事務,在安裝設備或交付給客戶前,一塊芯片的部件可能要途經4萬多公里,跨越70多次國界。
美國正利用自身影響力擾亂全球化和全球供應鏈,專家說,這在現實中不可行,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這樣。
特朗普領導的白宮正魯莽地對自己征稅,以切斷對中國的技術出口。
在任期僅剩幾周之際,特朗普不僅正為美國出口帶來痛苦,而且正違反國際貿易規(guī)則,損害自由市場、公平競爭和美國盟友的國家利益,并敗光美國在國際上所剩無幾的信譽。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將繼承前任留下的技術混亂,因此他將不得不作出艱難抉擇——是延續(xù)特朗普的反華遺產,以求避免國內的愚蠢政治言論,還是保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免受破壞,力爭重新贏得美國制造商和盟友的信任。無論拜登選擇哪條道路,都將決定中美技術戰(zhàn)的走向。
【延伸閱讀】外媒:美制裁華為令全球芯片產業(yè)鏈面臨“巨震”
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道?英媒稱,在美國對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發(fā)起更嚴厲制裁之后,全球芯片和智能手機產業(yè)正在為嚴重的混亂局面作準備。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18日報道,華盛頓17日說,無論在交易的哪一個階段,只要有華為公司參與,那么世界上任何公司未經許可都不得出售用美國軟件或設備制造的半導體。
報道稱,此舉補充了今年5月發(fā)布的相關規(guī)定。5月的規(guī)定允許華為購買芯片現貨,只要它們不是專為華為設計即可。
觀察人士說,考慮到美國的部件在芯片制造某些階段中占支配地位,新規(guī)等于全面禁止向華為銷售任何芯片,這將打擊華為的5G設備和手機業(yè)務。
報道稱,在美國采取更嚴厲措施的同時,華為正在爭奪全球最大手機制造商的桂冠,還試圖不顧華盛頓的反對,在全世界鋪設其5G網絡。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18日報道,在美國宣布對華為實施新制裁后,亞洲芯片制造商的市場價值蒸發(fā)了數百億美元。一名分析師稱新制裁無異于對這一中國電信集團判了“死刑”。
18日,臺灣聯發(fā)科的股價下跌9.9%,而在香港上市的硬件制造商舜宇光學科技和瑞聲科技則分別下跌11.5%和5.3%。所有這三家企業(yè)都向華為提供技術零部件。
華為競爭對手的股票受到了制裁消息的提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和電腦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的股價在首爾上漲3.3%。
此外,據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8月18日報道,美國的芯片企業(yè)也陷入了困境。代表這些企業(yè)的美國半導體工業(yè)協會說,它對政府態(tài)度突然發(fā)生轉變、不再兼顧國家安全與企業(yè)利益感到“震驚和擔憂”。華為去年向美國公司購買了價值190億美元的零部件。
來源:參考消息網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福建省貿促會官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